翡翠湖边的铁路光缆维护人

“一会奶茶视频APP要对桥槽盖板进行绑扎,大家要做好防护,上桥后迅速开展作业。”9月2日16时左右,在全长730米的敦煌铁路小柴旦立交特大桥下,青藏集团公司西宁通信段大柴旦通信综合工区的5名通信工整齐列队,工长格日加在强调作业注意事项。

高原耀眼的阳光下,不远处的翡翠湖色彩斑斓,犹如大地的调色板。大柴旦通信综合工区现有22名职工,来自辽宁、山西、甘肃、青海、西藏等省区,平均年龄只有25岁,担负着管内143公里高原铁路线上44座桥梁、32个通信机房、2条光缆通道设备的日常维护任务。

受列车晃动和风霜雨雪影响,桥槽盖板会出现边角翘起、扎带松动及破损现象,职工们每月要对这些桥槽盖板逐一检查绑扎。当天,职工们利用120分钟“天窗”时间,对大桥两侧的桥槽盖板进行维护整治,确保大桥上的通信光缆安全畅通。

16时30分,“天窗”命令下达,在格日加的带领下,大家一字穿过检查通道,踏上一段40厘米宽的台阶,迅速走上路基,开始检查大桥两侧护栏外的桥槽盖板。大桥最高处距离地面约30米,相当于10层楼,从桥上向下看,坑坑洼洼的地面、稀稀落落的植物,令人头晕目眩。

“我第一次上桥作业的时候,根本不敢往下看,双腿不由自主地哆嗦。”青工王耀启对自己的第一次上桥经历记忆犹新。如今,他早已克服恐高,上桥下桥绑扎盖板都很麻利。

检查中,格日加发现有一处盖板破损,他将防护安全带稳稳固定在防护栏杆上,将胳膊伸出护栏,用扳手拧开护栏外的盖板固定螺栓,拆下破损的槽道盖板。拆卸完毕,又顺着凹槽,将新盖板四角稳稳卡进,拧紧四角固定螺栓。王耀启迅速拿出随身携带的不锈钢扎带,将扎带一端环绕桥槽盖板半圈,另一端穿过半圈,反向绕过盖板,打出一个完美牢固的“十字”结。

17时40分,护栏外的桥槽盖板绑扎结束,职工们原路返回,沿着钢轨开始检查桥面两侧盖板。“握紧扳手,每个固定点都要拧紧,不然刮风或火车气流都有可能导致盖板破损、卷边,发生砸伤光电缆以及侵线的危险。”格日加大声提醒。

“一个盖板约为3米,桥梁两侧总共有480个桥架盖板,小柴旦地区风大,有时候能把小石子吹到桥面上砸穿盖板,基本上每月都要更换破损的盖板。”格日加介绍说,四季奔波中,职工们用汗水守护着大桥光缆的安全稳定。

傍晚时分,职工们驱车踏上返程路上,夕阳染红天际,一列满载货物的列车从小柴旦立交特大桥上飞速驶过。(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赵风斌 周安然 孙万毓)

巴中
上一篇:{loop type="arclist" row=1 }{$vo.title}